1月14日,伴随着上交所一声锣响,翱捷科技在成立6年后,又书写了公司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页,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截至首日收盘,市值近500亿元。
回顾翱捷科技投资历程,浦科投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兼总裁朱旭东表示,很荣幸在浦科投资集成电路布局的关键阶段,结识了翱捷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戴保家,有了翱捷科技项目的躬身入局。“作为创始股东,我们见证参与了翱捷科技的一路成长,对翱捷科技顺利上市,我们由衷的表示祝贺。”朱旭东坦言,对翱捷科技的投资是浦科投资主动探索从0到1构建项目的成功投资实践,也是浦科投资将投资阶段前移,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践行价值投资理念的重要尝试。通过翱捷科技案例,浦科投资拓展了投资思路,丰富了投资策略,未来将充分发挥公司综合优势,培育更多翱捷科技式的独角兽企业。
从0到1创始投资翱捷科技
浦科投资对翱捷科技的投资最早源于另一起并购埋下的伏笔。朱旭东介绍,2013年浦科投资发起了对当时国内是排名第三的无线移动芯片设计公司锐迪科的并购,在这一过程中,结识了锐迪科创始人戴保家。戴保家在美国高科技行业有十多年的工作、创业经历。在洽谈收购过程中,浦科投资在对戴保家做了深入了解,对其成功的创业经历、专业的技术水平、深厚的管理经验、丰富的行业资源等非常认可,并与其建立了良好关系。
2014年锐迪科最终被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并购后,戴保家退出锐迪科准备创业。朱旭东回忆,当时翱捷科技的设立还是一张蓝图。基于对戴保家的认识和了解,浦科投资认为这是一个机遇。经过与戴保家的多次深入沟通、市场调研分析,浦科投资认为国内通讯芯片市场空间广阔,很有前景,戴保家完全有能力在该领域打造一家国内一流、世界领先企业。
2015年4月30日,在浦科投资支持下,翱捷科技顺利成立。翱捷科技设立时注册资本1.09亿美元,其中,戴保家出资4810万美元,占比44.12%,为大股东;浦科投资出资2592.38万美元,占比23.78%,
此外,朱旭东当时兼任上海浦东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浦东新产投”)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拍板决定浦东新产投出资2800万美元,占比25.68%。
就这样,翱捷科技终于犹如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婴儿,承载着戴保家等一众人的梦想,开启了崭新的集成电路行业征程。
朱旭东介绍,考虑到集成电路行业的高技术壁垒等特征,翱捷科技早期发展中,在戴保家带领下,积极打通外延式发展路径,通过并购方式引入一流人才团队,积累先进技术,实现高起点创业。浦科投资作为创始股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全力支持公司发展。在翱捷科技正式成立前,浦科投资就利用自身在跨境并购方面的积累,积极帮助戴保家研究寻找开展海外项目并购。2012年以来,浦科投资逐步确立了“三部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跨境并购,形成了一定的优势。2015年,翱捷科技并购韩国高科技企业Alphean过程中,遇到一些潜在竞争对手,本人带队赶赴韩国,协助进行谈判,最终达成交易。2016年翱捷科技进一步拓展版图,收购江苏智多芯,获得了其2G、3G通讯技术,这一过程浦科投资从法律、财务、交易等方面积极提供支持、多方协调,促进收购协议达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翱捷科技经过一系列成功并购,很快就积攒了不错的“家底”,实现了快速发展,也为后续的自主研发等打下了基础。
通过并购,翱捷科技实现了在通讯芯片领域的快速布局。而要成为世界一流芯片设计企业,还需要更大投入自主研发一系列新的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拓展。朱旭东表示,浦科投资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点和翱捷科技发展需求出发,积极对接金融、政策等资源,为翱捷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为支持翱捷科技进一步发展,2020年3月,浦科投资将持有的翱捷科技部分股份转让给旗下管理的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下称“装备材料基金”),为翱捷科技进一步发展带来国家大基金等战略资源。
这期间,翱捷科技一路披荆斩棘,爬坡过坎,围绕智能手机基带芯片和物联网芯片两大市场实现从技术、产品到收入的快速放量,业务持续扩张。
伴随翱捷科技一路成长,携手同行至今,浦科投资也终于迎来了收获。2020年12月,翱捷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2021年12月中国证监会注册通过,2022年1月,正式登陆科创板。
“回顾翱捷科技发展,我虽然是翱捷科技的亲生父亲,但翱捷科技的成长也离不开众多养父(后续投资人)的接力支持,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朱旭东介绍。
坚持“以人为先”的投资理念
复盘对翱捷科技的投资,朱旭东看来,之所以成功,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浦科投资在早期项目投资中坚持“以人为先”的投资理念,投对人是关键。“我们和戴保家在锐迪科收购中结缘,对其性格特质、过往经历、资源能力等都有判断和认识。戴保家拥有包括锐迪科在内的3次创业成功经历。锐迪科被收购时市值高达9亿美元。这些都证明了戴保家优秀的创业能力,这背后映射的是创始人丰富的产业资源人脉,强大的行业影响力等综合素质。与这样杰出的人同行,我们深感荣幸。”朱旭东介绍,在戴保家的带领下,翱捷科技聚拢了一支世界级的团队,包括大量海归技术人员及高管,上市前实现全员持股,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对看准的投资敢于出手,有长期耐心和企业一起成长壮大。浦科投资决定投资翱捷科技时,整个公司还是存在于创始人心中的一张蓝图。但正是因为坚定看好创始人、看好集成电路行业,浦科投资果断出资,持有大比例股份,共同创建企业。此后在翱捷科技发展中,浦科投资始终与其同心协力、坚定不移提供各类资源与服务,帮助企业发展。
翱捷科技“并购+自研”模式极大缩小了与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代差,打造了高起点创业模式。通过收购具有先进技术的多家公司,翱捷科技在早期发展中迅速积累了具有多年通讯行业研发经验的高水平团队,系统架构、通信协议栈、集成电路设计等先进技术,技术成熟度有保障,且已有的成熟产品及量产经验等,获得比一般初创企业更高的起点,提高了创业的成功概率。并购之后,公司以此为基础,加入研发投入,进一步抢占技术高地,获得持续领先的发展动力。最近三年(2018-2020)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仍高达454.45%、149.96%、195.31%。
通过持续融资引入资源丰富的股东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陆续引入了阿里巴巴、深创投、IDG、ARM、小米、高瓴资本等在行业内有影响力、对公司自身业务产生助力的股东,从而快速将公司推向资本市场。
基金+上市公司双轮驱动的投资布局
朱旭东介绍,目前,浦科投资已累计投资了4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涵盖了设计、制造、封测及上游支撑环节的EDA软件、装备、材料,下游新兴应用等产业链各个领域,很多企业如今都已成为所在细分行业龙头或资本市场明星。
翱捷科技只是浦科投资在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浦科投资早在2008年就开始逆势布局这一产业,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该领域的头部机构。早期投资的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晶晨股份等,如今已是科创板明星企业。
同时,浦科投资在跨境并购领域发力,投资了不少在行业颇具影响力的项目。这其中就包括,2014年以6.9亿美元私有化澜起科技(688008),该案例引领了中概股回归浪潮,成为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集成电路跨境并购案例。澜起科技如今已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供应商,也是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2017年,收购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旗下的先进半导体,打造国内特色模拟半导体制造领先企业,如今先进半导体已被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私有化,增强了其产业实力。
朱旭东指出,发展至今,浦科投资资产管理规模近400亿元,形成了“基金+上市公司”的总体布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关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动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的自主可控,浦科投资于2018年发起设立并管理了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或“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5亿元),是上海市5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资人包括国家大基金、国家服贸引导基金、国盛集团、临港城投、深创投等知名机构。
“设备(包含零部件)、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的上游,支撑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但在设备材料领域,国产化率非常低,是被卡脖子的重灾区,严重制约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影响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在该领域亟需加大投资扶持力度。”朱旭东介绍。
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设立以来,管理团队积极开展产业链走访调研,加强国内外行业研究,立足上海、放眼全国、面向全球开展投资。截至目前,基金首期投资了新加坡STI(并入长川科技)、上海精测、飞凯材料、思尔芯、华卓精科、瑞士SPT等30多家境内外装备材料的核心企业,涉及刻蚀设备、清洗设备、封测设备、光刻机核心部件、光刻胶、封装耗材等在内的诸多关键领域,极大推动了装备材料产业链补链强链,促进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目前,包括翱捷科技在内的4个项目已上市;华卓精科已经过会;国微思尔芯上市申请已获受理;长晶科技等3个项目正在冲刺科创板。
上市公司也是浦科投资开展投资与整合布局的重要一环,朱旭东介绍,浦科投资目前是2家A股上市公司(万业企业、上工申贝)的第一大股东,并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向高科技领域转型,业务涉及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等。
2015年,浦科投资控股上市公司万业企业(600641)后,积极推动万业企业聚焦集成电路装备和材料领域,加大战略转型力度,先后于2018年、2020 年收购了凯世通、Compart Systems(简称“Cpmpart”),在集成电路前道工艺核心设备及设备零部件方面加快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国产化率,促进产业发展蝶变跃升。
把握新发展格局下的投资机遇
“当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产业自身发展角度,都印证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前景广阔。”谈到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朱旭东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我国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高度。202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各类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鼓励性、支持性政策纷纷出台。
在政策暖风之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自主化水平有望大幅提升。
产业发展方面,受下游新能源、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带动,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在疫情扰动下,国内经济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增长。
上述趋势将给股权投资机构带来巨量的投资机会。朱旭东表示,浦科投资将发挥在集成电路行业优秀的投资能力和深厚的资源积累等综合优势,积极寻找投资机会,挖掘优质投资项目,培育更多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为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未来,主要的布局将围绕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半导体装备材料领域投资,不断寻找产业链的投资蓝海。目前随着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该领域迎来难得发展窗口期,大量行业内企业有望快速成长中,脱颖而出,成为细分领域龙头。
据了解,随着半导体装备材料首期基金投资期即将结束,进入退出期。浦科投资正在发起设立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简称“基金二期”),复制延续基金首期投资的成功经验,加大在半导体装备材料领域的布局力度。基金二期将在首期基础上,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加大对半导体设备上游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投资。
第二,推动万业企业加快向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企业转型,拓展产业平台化布局。目前,万业企业的集成电路核心装备业务已涵盖凯世通、Compart Systems、嘉芯半导体等板块。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以及国内晶圆厂不断扩建,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浦科投资将综合运用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支持万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式并购双轮驱动,围绕离子注入机等关键核心装备,延伸产品线打造前道核心设备集群,扩大装备材料版图,提升业务规模,增厚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及利润,助力国家科技战略领域迈向新的台阶。
第三,借鉴翱捷科技模式,联合产业内领军人物,把握行业机遇,构建(发起设立)优质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浦科投资在基金运营管理和集成电路投资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与资源优势,产业领军人物具有深刻的产业认知和行业资源,双方合作能够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优质项目,突破产业发展难点,同时提升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目前,浦科投资已与中国“半导体之父”、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博士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双方将联合在集成电路设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投资布局,共同打造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