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榜
中国芯片排行榜

【融资】中茵微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破局EDA数字仿真器 合见工软演绎速度与激情;苹果iPad OLED升级策略突变

1.中茵微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平台

2.【芯视野】苹果iPad OLED升级策略突变

3.【芯智驾】蔚来小鹏交付量率先“破万”,芯片短缺仍是最大隐忧

4.齐感科技获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 主打AI SoC图像识别芯片

5.每日精选︱特斯拉回应“花圈维权”;华为Mate 50首发高通骁龙898 4G芯片

6.破局EDA数字仿真器 合见工软演绎速度与激情

1.中茵微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平台

先进制程硬核IP和高端ASIC设计服务提供商中茵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茵微”)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资本、基石资本领投。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定制IP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团队构建。

中茵微于2021年2月作为重大引进项目在南京浦口成立,由清华系在浦口的凌华集成电路技术研究院孵化落地,背靠长三角丰富的产业资源。公司技术团队源于美国INVECAS和SiliconImage等一流IP公司,关键技术专家具有超过30年硬核IP研发经验,曾领导并开发了包括22nm FDSOI和14nmFinFET等先进工艺的foundry IP,以及25G SerDes和LPDDR4x, GDDR等高速接口IP。

IP作为芯片设计的“原材料”,是芯片设计产业链的上游核心关键环节。与EDA和光刻机一样,IP是高科技战略领域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芯片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半导体IP已经成为IC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IP停止授权不啻于对整个芯片设计釜底抽薪,甚至可以说,掌控了最常用的IP就等于掌握了未来半导体发展的主动权。

中茵微创始人、董事长王洪鹏先生介绍,中茵微专注于硬核IP这一细分领域,引入国际领先的成熟技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高端IP产品,为集成电路国产化保驾护航。中茵微的核心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IP量产经验,以及IP芯片的测试和验证能力,在多个不同的工艺节点拥有超过100次流片经验。

中茵微将加强与国内Foundry的合作,致力于组建先进技术团队解决国产化中遇到的问题,助力本土产业链的发展。公司面向服务器、异构计算、车用芯片以及机器人等领域提供国际领先的定制解决方案,同时基于IP的技术优势发展Chiplet、先进封装以及高端设计服务业务,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

中茵微总经理张冬青女士指出,数据是驱动IP发展的源动力,2027年全球IP市场有望达到101亿美元,全球接口IP的CAGR约为16%,而中国将高达30%,这其中数据中心相关接口IP(SerDes, DDR, D2D)增速最快,市场预测到2025年全球接口类IP的市占率有望超过CPU。中茵微自落地以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已经成功将丰富的IP产品和服务快速带入市场,公司成立短短几个月以来已经实现了数千万销售收入。

据公司销售和运营负责人董志刚先生透露,中茵微的一站式设计服务体系源自INVECAS,其二十年来持续服务国际顶尖客户,在大型芯片后端设计及供应链上积累了深厚技术底蕴,从28nm到6nm皆有大量成功案例,中茵微也是INVECAS在中国唯一的合作伙伴。

中茵微电子,正如其英文名JoinSilicon,我们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加入到集成电路国产化的大潮中。作为半导体设计产业的技术支撑平台,我们相信,时间会回报真正的领航者与赶路人,而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会成为检验众多硬科技企业的试金石。

公司官网:http://www.joinsilicon.com/

2.【芯视野】苹果iPad OLED升级策略突变

芯榜网报道(文/无剑芯)近日,韩国媒体报道,苹果已经取消了与三星联合开发iPad OLED面板的计划,所以2022年苹果可能不会发布OLED iPad Air。但是苹果并没有放弃更新iPad显示技术,2023年苹果有可能推出OLED iPad Pro。苹果为何突然改变iPad OLED技术策略呢?

OLED成本过高,苹果iPad Air取消与三星合作

目前,苹果iPad共有四款机型——iPad Pro、iPad Air、iPad mini、iPad,其中iPad Pro、iPad Air属于中高端产品,苹果一般会将最新的显示技术应用在iPad Pro、iPad Air上。今年iPad Pro导入Mini LED背光技术,明年苹果原本计划让iPad Air采用OLED。这样既可以让产品升级,同时两个产品线不会产生冲突。

芯榜咨询原本也预计,2022年苹果iPad Air可能会首次引入OLED,采用三星Display提供的10.9英寸“Hybrid OLED”屏幕。但是近日苹果突然取消了与三星联合开发iPad Air OLED屏幕,这意味着苹果明年不太可能发布OLED版本iPad Air。

针对苹果叫停iPad Air OLED开发,目前业内众说纷纭。

天风国际报告指出,在营销面方面,配备11英寸Mini-LED显示器的iPad Pro将为2022年iPad产品线的营销重点。然而,因OLED在手机与TV市场的定位为高端显示技术,故若苹果也在2022年同时推出OLED iPad Air,可能会不利配备11英寸Mini-LED显示器的iPad Pro之高阶产品定位与出货量。 

在技术面方面,原本iPad Air要采用的是LTPS OLED显示器,因效能与成本无法达到苹果要求,故苹果取消在2022年推出OLED iPad Air的计划。

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和三星之所以取消iPad Air OLED项目开发,可能是三星无法做到双层OLED堆叠,或者三星因为盈利问题不愿意做,也可能是两者兼有。

OLED屏幕的一大问题是寿命不长,而用户使用iPad的时间通常比较久。苹果希望堆叠双层OLED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可使得亮度翻倍,寿命延长4倍,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但是在不确定苹果是否会长期使用10.9英寸OLED面板的情况下,三星不愿意花重金搭建双层OLED后端模组工艺。

不过,苹果叫停iPad Air OLED项目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成本。目前,iPad Pro起价6199元,iPad Air起价4799元,两者的价差不是很大,所以苹果要对iPad Air成本进行严格管控,因为一旦iPad Air成本增加太多,有可能与iPad Pro价格产生冲突。

双层OLED成本较高,苹果iPad Air不太可能采用双层OLED。双层OLED虽然能提高寿命,色域值、亮度更优,但是双层OLED方案生产工序更多,效率更低,成本比单层OLED更高,反而进一步增加了iPad Air的成本,与苹果控制成本的初衷相矛盾。而且如果苹果iPad Air要采用双层OLED,应该优先考虑与LG Dispay(LGD)合作,LGD双层OLED量产经验最丰富,更能够满足苹果的需求。

其实,苹果与三星合作开发的iPad Air OLED不是双层OLED,而是更低成本的Hybrid OLED。据介绍,Hybrid OLED用薄膜封装材料替代玻璃,可降低OLED厚度、成本,减轻重量,理论上可以节省30%的OLED耗电,将为iPad Air带来更多的卖点。

产业链消息人士王强(化名)透露,三星Hybrid OLED良率低于预期,生产成本较高,不符合苹果对Hybrid OLED低成本的期待,所以苹果叫停了与三星继续合作开发iPad Air OLED技术。

苹果叫停三星iPad Air OLED项目虽然对三星不利,但是对于夏普与LGD确是好消息。目前,iPad Air液晶面板供应商是LGD与夏普,苹果iPad延后采用OLED,夏普与LGD还能继续向苹果iPad Air提供液晶面板。

LTPO OLED是趋势,苹果iPad Pro将导入

苹果虽然叫停了与三星联合开发iPad Air OLED,但是苹果并没有放弃采用OLED,苹果iPad Pro计划2023年导入LTPO OLED。

今年苹果iPad Pro采用的是Mini LED背光液晶屏幕。与常规液晶屏幕相比,Mini LED背光液晶屏幕画质获得大幅改善。苹果2021年新款12.9英寸iPad Pro屏幕的对比度、亮度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厚度微幅增加,出现光晕效果,影响部分场景下的观看体验。新款12.9英寸iPad Pro引入Mini LED背光模组之后,为了更好的散热与降低功耗,增加了0.5mm的厚度,达到6.4mm,重量增加了40克。同时,在黑暗模式下阅读文章时,2021年新款12.9英寸iPad Pro屏幕会出现光晕效果,影响阅读体验。这说明苹果并没有完全消除Mini LED带来的负面影响,Mini LED并不是iPad Pro最优先的选择。

与Mini LED背光LCD不同,LTPO OLED屏幕具有轻薄、省电、护眼等优势,是移动显示终端的优先选择之一。Apple Watch、Apple iPhone 13 Pro/Pro Max均采用柔性LTPO OLED,使产品更加轻薄、续航时间更长,更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移动显示终端的需求。

同样,iPad系列产品也属于移动显示终端产品,所以iPad系列产品将与iPhone一样朝着轻薄、长续航的方向发展。如果LTPO OLED寿命能够满足苹果的要求,iPad系列有可能采用,因为轻薄便携、长续航的iPad将更受消费者欢迎。

但是LTPO OLED成本更高,苹果只能将其应用于iPad Pro。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刘暾表示,由于LTPO引入了氧化物TFT,在工艺能力没有得到优化的时候,其高分辨率和开口率的不足十分明显。此外,若LTPO应用在手机显示屏上,其工艺步骤将会增加,生产难度、生产成本和价格将进一步提升,这也成为阻碍LTPO应用于手机甚至更大尺寸电子产品的难点之一。

iPad Pro液晶屏幕供应商目前是夏普与LGD。如果苹果要升级iPad Pro屏幕技术可能会优先考虑与夏普、LGD合作,但是夏普缺乏LTPO OLED技术与产能,所以苹果更加倾向与具有LTPO OLED量产经验的LGD合作。据报道,苹果正在与LGD联合开发iPad Pro OLED。

不过,按照苹果之前的策略,苹果iPad Pro OLED供应商至少有两家,所以苹果还会与三星Display合作开发iPad Pro OLED。这意味着iPad Pro OLED供应商将是LGD与三星Display。

苹果iPad Pro导入LTPO OLED之后,LGD、三星Display都将受益,但是夏普由于跟不上苹果需求更替的节奏,将丢失大量iPad Pro液晶面板订单,遭到巨大损失。(校对/清泉)

3.【芯智驾】蔚来小鹏交付量率先“破万”,芯片短缺仍是最大隐忧

芯智驾──集萃产学研企名家观点,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在汽车“大变形”时代的机会与挑战!

芯榜网消息,造车新势力的江湖至今仍未固定下来,而疫情的持续蔓延,让变数陡增。近日,各家造车新势力纷纷发布9月汽车交付量,部分品牌止住颓势,汽车交付量也迎来新高,而部分品牌未能延续此前的良好势头,汽车交付量下滑明显。

其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联袂实现月交付量破万,宣告造车新势力迈上了新台阶;而理想汽车则因芯片短缺遭遇滑铁卢,受芯片短缺而影响汽车交付的还有零跑汽车。另外,威马汽车时隔数月再次发布月汽车交付数据,似乎也在宣布“王者归来”。

蔚来、小鹏月交付量双双破万

蔚来汽车是头部造车新势力中,近几个月汽车月交付量变动最剧烈的一家企业,其在6月突破8000辆后,汽车交付量遭遇两连跌,特别是8月份,交付量不足6000辆,被哪吒汽车一举超越。同时,在7月末和8月中旬,蔚来汽车还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让蔚来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长期引领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来汽车7月、8月表现不禁让行业为其捏了一把汗。不过,在经历大跌之后,蔚来汽车于9月迎来了大涨,该月累计交付汽车10628辆,不仅摆脱了过去两个月的焦虑,还迈过了“汽车月交付量过万”这一门槛,而蔚来汽车也凭此重回榜首,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地位与价值。

不过,率先官宣月交付量过万的并非蔚来汽车,而是小鹏汽车,其在9月30日晚上就发布消息成,9月汽车交付量达到10412辆。

截至目前,本土造车新势力尚未实现盈利,理想汽车曾在2020年四季度短暂盈利,但随后再度陷入亏损状态,销量过低,难以摊薄成本是重要原因。而随着汽车电动化加速,率先实现汽车量产的头部造车新势力,要想实现盈利,需要迈过“月交付量过万”这一门槛。

长期处于领跑位置的蔚来汽车,从2018年实现年度交付量破万到2019年一季度实现季度交付量破万,再到今年9月达成月交付量破万,蔚来汽车历经了4年长跑,而其与小鹏汽车携手达成这一目标,则成为了造车新势力迈向新台阶的标志性事件,距离盈利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理想、零跑受困芯片短缺销量下滑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9月汽车交付量表现确实喜人,但也有部分企业出乎意料掉队。

其中,理想汽车的9月汽车交付量可谓是不尽如人意,该月其仅交付汽车7094辆,该数据尚且不及哪吒汽车。而在7月、8月,理想汽车仅凭理想ONE一款车型就领跑本土造车新势力。

早在今年5月份,理想汽车就立下9月实现月交付量过万的目标,而其7月、8月的高光表现,其也被行业寄予厚望——9月达成目标。不过,9月20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称,由于马来西亚新冠疫情的影响,选购的毫米波雷达供应商所采用的专用芯片厂严重减产,芯片短缺导致零部件缺货,为此理想汽车下调三季度汽车交付目标。

9月份受芯片短缺影响的还有零跑汽车,其该月交付量为4095辆,未能延续7月、8月的增长势头,零跑汽车表示,造车交付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芯片短缺所致。

哪吒稳住第三,威马王者归来?

除了如上4家企业,9月哪吒汽车、威马汽车也颇具看点。

首先是哪吒汽车,其9月交付量环比增长1086辆,达7699辆,在理想汽车交付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成功稳住造车新势力第三的位置,俨然已成一线品牌之一。同时,哪吒汽车该月还发布了哪吒V右舵版车型,并正式宣布“出海”,进军东盟新能源汽车市场;后续还将借助计划推出的智能车型在2022年全面进军欧洲市场。

其次是已经沉默多时的威马汽车,由于汽车销量增速不及其他5家企业,今年以来,威马汽车选择“低调”卖车,该表现被行业认为威马汽车已经掉队。不过进入10月份,威马汽车却连发两条信息,一是宣布9月销售汽车5005辆,这也是威马汽车首次站上5千辆大关;其次是官宣将获得5亿美元融资,这是过去1年中,国际资本对中国本土新势力纯电动整车企业的最大金额私募股权投资,其中D1轮已获得由电讯盈科及信德集团领投,广发信德旗下美元投资机构等参投的3亿美元。

威马汽车表示,本轮融资将对其在无人驾驶领域持续研发带来关键性支撑,进一步确立威马在智能科技与产业布局方面的领先优势,最新款轿车也计划于10月中旬发布。

芯片短缺仍是影响汽车交付的主因

从近几个月看,无论蔚来汽车还是理想汽车,导致他们汽车月交付量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中,芯片等零部件短缺不可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率先取得月交付量破万的成绩实属不易。同时,造车新势力们进击的目标仍保持不变,小鹏汽车8月末表示,其四季度单月有望突破交付1.5万台月度峰值;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也表示在手订单充足且不断增长中,只要芯片充足,有望再创月交付量新高。

不过,未来缺芯缓解形势并不乐观,近日,国际投行瑞银表示,预料中国汽车行业的芯片短缺现象将在第四季加剧。为了获得更充裕的芯片用于汽车生产,各企业已纷纷开启抢“芯”模式,同时采取新的交付策略,其中,理想汽车汽车推出“先交付后补装激光雷达”的营销方案。另外有传言称,理想汽车从黑市高价采购芯片用于汽车生产;该传言虽然被理想汽车否认,但还是反映出时下造车新势力缺芯之痛。

为解决芯片短缺问题,本土主机厂已开始导入本土品牌产品,如新能源汽车所必须的IGBT功率器件,因英飞凌无法承诺交期,理想汽车已从今年5月开始导入时代电气产品。另一方面,短缺芯片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此前蔚来汽车李斌表示,每周缺货的型号都会不同,只要一颗芯片无法到位,整车制造就会受到影响。

芯片短缺加剧下,在第四季度,造车新势力如果没有足够芯片用于生产,将会对他们的汽车交付量产生重大影响,未来的交付量变动仍是未知数,关键看各家企业汽车芯片采购能否保障生产需求。

接下来,各家企业将陆续推出旗下智能车型,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辅助驾驶传感器的需求量也将会激增,对芯片的需求也因应激增,如何确保芯片供应的稳定性,进一步考验造车新势力们。

需要说明的是,造车新势力排除万难才达成的汽车销量过万的目标,在传统主机厂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过万已渐成常态,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欧拉、长城魏牌等品牌均已实现月销过万的目标;而比亚迪9月更是以70022辆荣登国内单一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旗下比亚迪汉、宋、秦等多个车型月销过万。传统主机厂的强势表现,无形中又给造车新势力增加了压力。(校对/James)

4.齐感科技获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 主打AI SoC图像识别芯片

芯榜网消息,近日,齐感科技连续完成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家大基金旗下超越摩尔基金领投,允泰资本和达泰资本跟投。

本次融资将助力齐感科技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并丰富产品布局,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智能汽车AI车载芯片业务线,力争在更高端的科技领域为“工业4.0”等中国智能制造的宏大战略添砖加瓦。

齐感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开发和解决方案的提供,以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软件为核心竞争力,以智能安防、智慧物联网、智慧家居、智慧城市为多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致力于提供具有全球普惠价值的边缘智能、端云结合的开放的软硬件平台和应用解决方案。

该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由AI芯片、智能感知模组、人工智能算法及数据分析服务等三个方面构成,广泛适用于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铃/门锁、智能行车记录仪等物联网产品中,提供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视觉感知。

据该公司创始人达声蔚介绍,公司主打AI SoC图像识别芯片,属于新一代“AI+边缘计算芯片”技术,着力打造“芯片+算法+云”的完整解决方案,实现云、边、端三级联动。

允泰资本消息显示,齐感科技凭借突出的技术实力和前瞻的战略布局脱颖而出,在短短三年内打造出多款适用于智能家居和安防领域的旗舰级AI视觉处理芯片产品、深度把控产品研发及客户交付流程,赢得市场赞誉。AI视觉芯片是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允泰资本坚定看好齐感科技的发展前景,将积极整合资源,陪伴公司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校对/若冰)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芯榜-芯片排行榜 » 【融资】中茵微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破局EDA数字仿真器 合见工软演绎速度与激情;苹果iPad OLED升级策略突变
分享到: 更多 (0)

芯榜:媒体 数据 排名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