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榜
中国芯片排行榜

【头条】鸿海被疑PPT造车;20年来全球半导体经济利润大盘点;

1.芯榜咨询:OLED危险了!Mini LED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主流;

2.从边缘注入“芯”动力,国产GPGPU需要脚踏实地;

3.百万工人逃离,越南制造业陷入“用工荒”?

4.终端需求放缓 对IC设计厂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5.如何俘获用户的心?爱芯榜助您解锁官网新姿势~

6.麦肯锡:20年来全球半导体经济利润大盘点,强者愈强;

7.【芯智驾】被疑PPT造车,鸿海连发3款电动汽车“掷地有声”?

8.芯片危机波及苹果 摩根大通下调iPhone销售预估;


1.芯榜咨询:OLED危险了!Mini LED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主流;

芯榜咨询(JW insights)认为,Mini LED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Mini LED背光模组成本的持续降低,Mini LED电视市场将实现爆发式成长,超越OLED电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的主流。

Mini LED背光有助于推动液晶电视产品升级。Mini LED具备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对比度、更低功耗,作为背光能够提高液晶电视的对比度、色彩还原、亮度等,甚至可以让液晶电视画质与OLED电视相媲美,而且成本更低,寿命更长,成为液晶电视升级的重要技术之一。

主流电视厂商纷纷借Mini LED背光升级液晶电视,使2021年成为Mini LED大规模商用元年。但是不同的电视厂商的Mini LED电视策略有所不同。

三星、TCL电子是Mini LED电视的主力军。他们原本在中高端电视市场主推QLED电视,如今加入Mini LED背光之后,QLED电视亮度、对比度、色域值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使QLED电视拥有更多的画质筹码与OLED电视比拼。2021年,三星、TCL电子(包含雷鸟)都推出了十款Mini LED电视,全面引领Mini LED电视市场,其中TCL电子中高端Mini LED电视产品都有布局,目前在市场中处于领跑的位置。

OLED电视阵营主力军LG、创维、索尼对于Mini LED电视的态度各异。LG、创维拥抱Mini LED电视是为了弥补OLED电视产品布局的不足。目前,OLED电视主流尺寸是55英寸、65英寸、77英寸,创维和LG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75英寸、86英寸Mini LED电视,弥补了OLED电视欠缺的尺寸,进一步完善高端电视产品线。索尼则不同,索尼品牌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在原本的高端液晶电视与OLED电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不急于将液晶电视升级为Mini LED电视。

激光电视阵营主力军海信、长虹在高端电视市场主推激光电视,对Mini LED电视采取重在参与的市场策略。海信虽然上市了三款Mini LED电视,但是推广重心几乎全部压在激光电视,给Mini LED电视的资源非常有限。长虹发布了一款8K Mini LED电视,主要用于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并没有在市场中销售。

其他厂商华为、康佳、飞利浦、乐视、小米等并不热衷Mini LED电视。他们大多数只是上市了一款电视,有的甚至只是用于秀肌肉,对Mini LED电视市场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

在主流电视品牌的推动下,Mini LED电视概念火热,但是市场表现却不如预期。奥维云网报告指出,2020年Mini LED电视销量达1万台,2021年上半年Mini LED电视销量仅3万台。奥维云网已经将2021年Mini LED电视市场规模从25万台降至15万台左右。GfK更加不看好Mini LED电视市场,甚至预计,2021年中国Mini LED电视的零售量规模仅为7万台。

芯榜咨询(JW insights)认为,Mini LED电视销量有限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Mini LED电视市场看似热闹,但是真正推动者只有三星与TCL电子,其他品牌还处于重在参与阶段。第二,Mini LED背光模组初期成本较高,大幅增加了液晶电视成本,使Mini LED电视停留在高端电视市场。第三,液晶面板行业处于上升周期,价格价高,再加上驱动芯片、铜等涨价,使液晶电视价格上涨,再加上Mini LED背光模组增加的成本,与OLED电视比拼竞争力稍显不足。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Mini LED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将成为液晶电视的标配。伴随着Mini LED背光模组成本的降低,技术的升级,Mini LED电视价格逐步趋近于传统液晶电视,届时,Mini LED电视销量将超越OLED电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的主流。

Gartner报告指出,与传统LED背光相比,Mini LED具有更高的对比度、亮度和色域,被大尺寸高端电视率先采用,未来Mini LED有望成为首先的背光技术,到2024年,至少20%的中大尺寸显示设备都将采用Mini LED背光。Omdia预计,到2025年,Mini 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00万台,占整个电视市场的10%。(校对/萨米)


2.从边缘注入“芯”动力,国产GPGPU需要脚踏实地;

芯榜网消息,随着 5G、人工智能、IoT 等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扑面而来,算力需求将越来越大。根据华为发布的《智能世界2030》报告预测,到2030年,人类将进入YB数据时代,通用算力将增长10倍、人工智能算力将增长500倍。未来计算将面临物理极限的挑战,而GPGPU有望成为这一问题答案。

这和芯动力联合创始人李原的观点不谋而合。“CPU+GPU”可能会是未来很多场景的的解决方案,这一架构既包含CPU在通用编程方面的优势,又结合GPU高效率的特点,将是未来计算的发展方向”,李原在接受芯榜网采访时如是说。

算力经济时代,归国开启“芯”旅程

实际上,从2008年在美国加州创立IPG Communications,承接通讯基站大型芯片设计项目,到后来将公司出售给Intel,李原和其团队一直在为未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李原回忆称,“我们已经看到专用芯片(ASIC)正走向极限。ASIC专用性很强,且效率非常高,但开发周期较长,使其在变化莫测的市场和客户需求下疲于奔命。”另外当时正值AI计算行业百花齐放,CPU、GPU 、FPGA以及专用TPU等技术路线都浮出水面。

经过调查发现,英伟达采用GPU作AI计算的效率只有0.5%,这意味着整个芯片面积上仅有0.5%的晶体管用于计算。因此在李原看来,英伟达虽是并行计算领域真正的开拓者,但显然GPGPU领域前景十分广阔。

是否能够用软件做到和专用芯片同等的效率?李原团队就此确认了新方向:做既通用性能又高的产品。随之而来的,便是可重构GPGPU芯片架构“RPP”的诞生,以及归国创立珠海市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说GPU天生为数据的批量处理而生,那么可重构架构就是助其实现灵活高效特性的关键所在。据了解,芯动力即将推出的R8 芯片基于可重构架构,除了具备专用芯片所没有通用编程性,面积效率比可达到英伟达同类产品的7~10倍,能效比也超过3倍。

尽管如此,李原直言,架构并非为效率而生,而是为用户、软件产生的,“Intel深谙这一点,生存要仰赖客户,用户的生态环境要远远优先于自己的生态环境”。

由于懂得这一点,芯动力在可重构计算普及难的问题上采用了被广泛接受的CUDA语言。公司成立之初,芯动力便专门设计了适用于CUDA语言的可重构架构,使得基于“RPP”架构的芯片计算效率逼近ASIC。

采取侧翼渗透战略,从边缘切入GPU计算领域

有了技术优势,市场选择又是一个难题。纵观全球,英伟达已经凭借其 GPU 产品成为云端训练市场的垄断者,英特尔、AMD 等巨头也在积极发力 AI 芯片市场。李原指出,和行业大厂相比,初创企业在规模、市场、资金投入以及资源方面都存在短板。因而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先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活下来。

在李原看来,公司兼具技术与专利优势,与其和英伟达正面交锋,不如找其薄弱处进行刺穿—比如边缘计算。

在数字时代,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约有540万亿兆(MB)。海量数据从终端传输到云端,通常会遇到通讯延时的问题,若部分数据先通过边缘层进行本地计算,则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李原向芯榜网透露,芯动力将先着手布局工业自动化领域,同时也尝试进入视频处理领域。第一款应用于边缘服务器的芯片R8已经流片,采用三星14nm工艺,算力达到32 TOPS,功耗小于14W。

他补充说,“我们会在并行计算领域继续向前开拓。”举例来说, GPU吞吐量大、延迟大的计算特点使其做实时信号处理会受到限制,但可重构架构具备实时性,因此未来通讯基站的上下变频模块,GPU具备巨大优势。

李原预测,未来计算的发展方向将是CPU+GPU,“这种组合在工业领域可拓展的方向相当大,很少有能够替代的分析技术。这一方案不仅兼具效率与编程性,同时开发周期又快。也正因如此,基于对硬件优化的解决方案逐渐被淘汰了。”

而在GPGPU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同时,中国已经成为GPU技术的最大用户,需求场景覆盖短视频、安防、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各行业并行计算领域。这一趋势之下,也要求国内企业不断构筑产品与技术优势。

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做“真”产品

对此,李原强调称,“得到客户的认同,企业才能生存下来。”他解释说,“和其他公司相比,我们更加注重长远的东西,更加注重怎样才能真正取得优势,怎样才能够被客户所认可。”这并非是针对融资或者造势方面的考量,而是一家产品公司总得拿出最真实的东西来证明自己。

“脚踏实地”是李原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词汇,就像这支平均从业经验达15年的海归芯片团队最初选择珠海,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李原称,回国创业缺少的不是资金也并非人才,而是一份脚踏实地,“珠海是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城市,这里的半导体公司经验积累深厚,产品周期快,产品线覆盖也比较全面。”

随着AI计算赛道玩家越来越多,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大。李原认为这是国内市场的一个优势:只有在最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他举例说,“封装工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芯片采用Chiplet集成封装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在技术趋势上,Chiplet“小芯片”设计被认为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

尽管业界尚未制定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Chiplet市场目前仅有少数参与者。但李原表示,该公司已经和封装合作伙伴展开研发。李原强调,技术的优势总会逐渐消失。因为技术更迭很快,再伟大的技术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不停的学习,不停透过市场得到反馈,在学习中不停创造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一家低调而踏实的企业一直以来也备受投资机构的看好。今年3月,芯动力获得合创资本投资,目前其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合创资本副总裁刘华瑞表示,边缘计算是AI落地的一个重要的场景,芯动力的RPP架构能够在现有的AI生态环境下提升算力,降低成本和功耗,必将在市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李原博士及其团队在大型数字芯片方面有深厚的经验,对产业链非常熟悉,在目前全产业链都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还能够顺利完成MPW的投片,实属不易。

(校对/落日)


3.百万工人逃离,越南制造业陷入“用工荒”?

芯榜网报道,越南工人逃离工厂的事件正日益发酵,近期据外媒报道,解除封城后的胡志明市,非但没有迎来复工高潮,反而惨遭用工荒,大批工人选择逃离疫情严重的南部工业区,据统计,已有超200万人离开,实际的用工缺口只会更多。

疫情的持续蔓延不仅加剧了越南制造业危机,如今劳动力的短缺也令全球供应链承压。iPhone 13交货可能会因零部件供应商关闭而导致中断或延长的说法也甚嚣尘上,不过产业链人士认为,此次越南工人返乡潮主要在越南南部工业园,当地基本都是传统产业,而苹果供应链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工业园,目前对iPhone13生产影响有限。

百万越南工人逃离

10月12日,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由于越南政府于近期解除了胡志明市与周围地区的封城防疫措施,大量工人开始逃离疫情严重的南部工业区,返乡回家。当地政府估计,离开人数可能超过200万人。此前,越南政府为管控疫情维持生产,限制工人出行长达数月之久。

随着疫情走势莫测,7月9日起,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实施第16号指令,也就是最严格的防疫措施,包括限制市民出行、暂停非必要服务和大部分公共交通等;8月23日更实行疫情暴发以来最为严格的“就地不动”防控隔离措施,除规定允许的31个特殊群体外,全体市民将不得外出,近1000万民众的食物发放将全部由军队、警察和政府疫情防控队伍接手负责。

据越南媒体报道,8月份以来,胡志明市周边等南部工业区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稍晚发布的“禁足令”更令部分企业处境艰难,中资及多国外资中小企业影响尤甚。首当其冲被波及的产业包括电子、手机零部件、电脑等在内的电子制造业及纺织业,这些也是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疫情前,凭借政策、人口和地理等优势,越南制造业得以快速崛起,且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大量加工制造业的产能和订单也都流向越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出口国之一,在越南当地设厂的半导体等电子厂商颇多,包括Intel、微软、诺基亚、三星、LG、佳能、奥林巴斯、鸿海、台积电和富士康等。而手机产业链企业则以苹果产业链、台企消费电子代工/组装厂、韩国电子工业巨头为主,厂房多集中在更靠近中国的越南北部。

然而,长期持续的疫情不仅令部分工厂陷入停摆,工人、订单乃至外资的流失,无不为当地制造业发展蒙上阴影。

据报道,疫情已造成数万家位于越南的工厂停工,越南统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国GDP大幅下滑6.17%,创下20余年来录得的最大跌幅。其中,工业和建筑业下降5.02%,服务业下降9.28%。同时,前三季度,越南GDP增幅也仅有1.42%,甚至低于上年同期2.12%的增幅。此番工人“逃离”,无异于让越南萎靡不振的经济表现更雪上加霜。

对iPhone 13生产影响有限

一时间,iPhone 13交货可能会因零部件供应商关闭而导致中断或延长的说法随之而来。知情人透露,受此影响导致供货中断的机型主要是iPhone 13的相机模块,当中大部分零部件都在越南当地组装。

不过产业链人士认为,此次越南工人逃离工厂对iPhone 13的影响程度有限,“这次越南工人返乡潮主要在越南南部工业园,当地基本都是传统产业,而苹果供应链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工业园,目前对苹果iPhone13生产影响有限。”

尽管如此,疫情导致的越南工厂停工,仍致使当地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关厂停产,iphone13以及部分电子产品还是可能受供应链缺货的影响,中断或拉长交货期限。

针对是否影响iPhone产能问题,天风证券认为,苹果短期内产品受越南疫情停工导致零部件短缺的影响,有望在10月中旬得到缓解,四季度产量也有望恢复至传统旺季水平。

通过查阅苹果内地官网得知,早在9月便上市的iPhone 13系列机型,购买时依然显示有短则一周,长则一月的送达期限。

事实上,当地政府、工厂都通过各种措施以挽留工人,但似乎事与愿违。“越南政府方面,提出提供返程交通,工厂也适当增加了薪资待遇,但返工的人仍寥寥无几。所以目前南部地区缺工严重,主要是对传统产业影响较大。”知情人指出。

不过其认为“用工荒”也只是短期现象,在庞大的用工需求面前,待疫情缓解,仍会有大量工人返回工作岗位,毕竟相较家乡,厂房林立岗位众多的工业区仍有着较大吸引力。

最新消息显示,外媒报道称,英特尔和三星都计划11月底前全面恢复越南胡志明市工厂的生产。(校对/日新)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芯榜-芯片排行榜 » 【头条】鸿海被疑PPT造车;20年来全球半导体经济利润大盘点;
分享到: 更多 (0)

芯榜:媒体 数据 排名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