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世中国:目前最多能满足半数的车企半导体需求
2、路透:宁德时代与ELMS签署电池供应协议,考虑在美建厂
3、卢比奥呼吁拜登政府将荣耀列入黑名单
4、三星计划将MicroLED 电视像素距离缩小至 0.5 mm
5、韩国机器人密度世界第一,但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6、长阳科技光学级功能膜基膜及深加工一体化项目落户合肥,预计2023年投产
1、博世中国:目前最多能满足半数的车企半导体需求
芯榜网消息,中汽协本周二表示,2021年9月,汽车芯片供应略有缓解,但仍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供给端不确定性仍然较大,预期四季度芯片整体供应好于三季度,但芯片供应仍然短缺。
第一财经报道称,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本周三谈到,9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的车企,“大部分是我们造成的”。博世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一级供应商,采购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企业的半导体产品,集成后发货给整车企业。
陈玉东表示,目前博世中国最多只能满足半数的车企半导体需求。在最严重的7月份,博世中国一度只能满足两成市场需求。陈玉东预计,博世中国在今年第四季度的供货率会非常的低,明年会恢复到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也就是“缺货10%到20%是常态,不可能满足所有市场需求”。
(校对/holly)
2、路透:宁德时代与ELMS签署电池供应协议,考虑在美建厂
图源:路透社
芯榜网消息,10月14日,美国商用电动汽车制造商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ELMS)表示已与宁德时代签署一项电池供应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为ELMS提供封装技术更简单的磷酸铁锂电池。
路透社报道称,该交易将持续到2025年,但并未披露交易的财务条款。
9月,ELMS在其位于印第安纳州米沙瓦卡(Mishawaka)的工厂开始生产Class 1小型商用电动车,搭载了宁德时代供应的电池。
ELMS发言人称,两家公司还在考虑在美国建立一家电池工厂生产电芯,并将其运往位于印第安纳州的ELMS工厂组装成电池组。
ELMS的副首席财务官Rob Song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在极具挑战性的供应环境中确保了电池供应,这是公司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校对/小山)
3、卢比奥呼吁拜登政府将荣耀列入黑名单
图源:网络
芯榜网消息,美东时间周四,由马克·卢比奥(Marco Rubio)领导的共和党参议员再度以“国家安全威胁”为由,呼吁拜登政府将荣耀列入黑名单。
据路透社报道,在一封日期为10 月 14 日的信中,卢比奥将荣耀形容为中国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 arm),并称该公司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华为目前无法接触到的美国技术。
同样地,卢比奥在由参议员约翰·科宁和里克·斯科特签署的信中称,通过剥离荣耀,“北京有效地避开了美国一项关键出口管制。”因此他呼吁美国商务部迅速采取行动。
去年,华为受美国制裁影响,旗下智能手机业务遭受重创,同年11 月正式出售品牌荣耀。但自今年以来,美国对将荣耀列入黑名单的呼声越来越高。8月初,美国众议院14 名共和党议员要求商务部将荣耀列入黑名单。
而对于最新消息,荣耀、美国商务部以及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均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不过一直以来,华为都承受着来自美国政客的无端指责和强加罪名。环球网曾这样形容 “惯用“双重标准”的卢比奥自2010年当选议员以来,是位“逢中必反”的政客。”
(校对/Sharon)
4、三星计划将MicroLED 电视像素距离缩小至 0.5 mm
图源:三星
芯榜网消息,据THE ELEC报道,三星电子正在开发一项显示技术,目的是将100 英寸以下 MicroLED 电视的像素点间距缩小至 0.5 毫米以内。如此一来,110 英寸 MicroLED 电视中像素总间距能够缩短10% 以上。
目前,三星110 英寸 MicroLED 电视像素间距为 0.63 毫米。这家韩国公司早前曾在 1 月份表示,计划今年 3 月至 4 月在韩国首发推出一款 99 英寸 MicroLED 电视,并计划在年内推出 70 英寸至 80 英寸的产品。
然而,截至今年 10 月,三星甚至还没有推出 99 英寸MicroLED 电视。韩媒认为,三星的目标可能一如既往:通过缩小像素间距实现 4K 分辨率。
通常为保持MicroLED 电视的高分辨率,LED 芯片必须更紧密地放置在一起。这一过程不仅面临巨量转移技术的挑战,还可能需要承担高昂的成本费用。另外,电视屏幕尺寸越小,要实现4K分辨率越难,良率越低。
三星110 英寸 MicroLED 电视在韩国的零售价为 1.7 亿韩元(合14.36万美元)。鉴于成本问题,三星可能会继续推迟 99 英寸 MicroLED 的发布时间。
(校对/Sharon)
5、韩国机器人密度世界第一,但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图源:网络
芯榜网消息,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逐渐从工控物流等传统行业普及开来。越来越多的无人场景,也催生出更多的机器人需求。但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已引发韩国的担忧。
据businesskorea报道,按机器人密度计算,韩国机器人密度为全球最高,也即每一万名制造业员工,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是最多的。尽管用于制造、专业服务及个人服务机器人的进口零部件比例,从2016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57%,但依赖程度仍引发政府担忧。
从应用来看,韩国对专业和个人服务机器人组件的依赖程度分别为 56.3% 和 53.5%。具体而言,机器人制造组件对进口依赖度达到 61.1%。在这一领域,驱动程序、软件和传感器方面,韩国自产组件比率分别为 14.8%、24.3% 和 24.9%。而占据机器人成本最大的驱动部分,如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自产使用率为 29.6%。
到2019 年,韩国机器人零部件出口总额为 1418 亿韩元,同期进口额为 2151 亿韩元。在推进半导体材料自主的过程中,韩国仍需提高半导体芯片的自产自用。
(校对/Sharon)
6、长阳科技光学级功能膜基膜及深加工一体化项目落户合肥,预计2023年投产
芯榜网消息,近日,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新站高新区签约的光学级功能膜基膜及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正式落户,项目预计2021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3年投产。
图片来源:合肥新站区
该项目主要用于显示面板等领域,建成后将壮大合肥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国内领先的光学薄膜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反射膜全球市占率达50%,获得发明专利110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级地方行业标准。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及其他特种功能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今年9月15日,长阳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肥新材料投资12.24亿元建设“年产8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该项目产品主要应用方向为偏光片离型膜和保护膜、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离型膜、新型显示用预涂膜等光学级聚酯基膜。
(校对/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