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榜
中国芯片排行榜

【芯版图】《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共舞之下,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几多利好?

芯榜网消息,2021年9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正式出台,明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并对相关产业进行规划布局;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印发,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横琴方案》《前海方案》的先后出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提速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与开放窗口,也是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将大湾区建设引向深入,一批重点产业也在翻涌前行的时代浪潮中迎来提速发展新阶段。

高位谋划芯生态,横琴“双15%”促进创新协同

9月10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表示,在产业发展方面,围绕横琴方案提出的四大产业方向,我们正谋划引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一批大型企业到横琴设立研发设计中心。

回溯到2009年横琴新区设立,2015年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正式挂牌,横琴先后成为中国(广东)自贸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至2020年末,横琴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468.07亿元,实际吸收外资18.27亿元,同比增长13.8%。

20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要在横琴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其中,休闲旅游、商贸物流、 医学生物是粤澳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而近日发布的《横琴方案》则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布局再扩大,对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着墨最多,加入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能源等尖端新技术产业领域,同时强调“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无疑赋予横琴更高的战略定位与产业承载。

如果产业是规划布局的先手,税收政策就是行军中的”粮草补给“。为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横琴方案》对合作区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给予15%企业所得税优惠;合作区内境内外高端、紧缺人才个税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其中区内澳门居民个税税负超过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等。显而易见,后者将对合作区引入澳门集成电路领域“高精尖缺”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力促进两地产业创新协同。

种种举措可以看出,作为面向澳门及对外开放合作的前哨,横琴粤澳深合区已经被当作我国在集成电路等尖端科技领域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要关口区域。未来,横琴粤澳深合区将作为吸引全球集成电路优质创新资源落地集聚和融合发展的主阵地,在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发挥更大支撑作用。

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撰文写道:“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在当今集成电路产业全球供应链愈加割裂和‘逆全球化’的趋势下,横琴可以充分利用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紧密的优势,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集成电路下游产业上的国际化合作,将横琴打造成为‘中国芯’国际化的“桥头堡”,和集成电路产业‘双循环’战略支点的实际载体。”

扩容8倍!极富想象力的前海方案

早在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提出“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围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同时强调“强化前海合作发展引擎作用”。

毋庸置疑,《纲要》既为前海擘画了宏伟蓝图,又明确了方向路径: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此次,被外界视为推动大湾区发展引擎的《前海方案》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要求,明确前海合作区到2025年、2035年的两个阶段发展目标,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部署了三个方面任务:

一是拓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到120.56平方公里,扩大了8倍,囊括了深圳西部近乎全部的滨海岸线土地,拥有包括机场、高铁、海港在内的全部发展要素,产业类型和区域功能也更加丰富;二是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明确在重大改革任务方面先行先试,提出了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多项任务;三是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明确建立健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有力举措。

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魏南枝在《直新闻》发表文章指出,《前海方案》是个新路子,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将香港社会各阶层能够融入到《前海方案》中间来,而且能够跟内地的制造业、科技发展、服务业,包括绿色金融等等的能够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珠水潮涌,伶仃澎湃。长期以来,香港着力发展创新科技,拥有一大批科研实力强劲的高校,并拥有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海洋工程等优势科技行业,其研发转化亟需产业基础支持。前海合作区“扩区”后,香港与深圳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将互相补充,在科技合作方面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前海方案》虽未直接“点名”集成电路产业,但其聚焦“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紧盯“港澳所需”“湾区所向”与“前海所能”,无疑将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利好与想象空间。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横琴和前海分别毗邻澳门和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横琴方案》《前海方案》为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合作打开了一扇窗,在经济产业发展上将迎来大量港澳专业人才“筑梦”发展!

9月9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表示,《横琴方案》的公布,是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举措,将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则表示,《前海方案》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动更高水平的港深合作,发挥两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双引擎”功能。

的确如此。仅以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合作为例,截至2020年年底,横琴吸引集成电路产业相关注册企业超过400家在高速接口IP、GPU、显示专用芯片和MEMS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点企业。同时,横琴现有未开发的土地超过10平方公里,各种类型、层级的楼宇载体近300万平方米,已建有“粤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专业产业园区,正在建设的横琴科学城产业载体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为各类产业和创新资源的落地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此外,前海合作区“扩区”后,纳入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宝安中心区等地,香港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进入前海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腹地,能够以专业服务对接实体经济、发展创业创科,香港年轻人有了更多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目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创业办公空间已由4.7万平方米拓展至14万平方米,累计共认定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1434人次。截至今年6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524家,其中香港团队245家。

身处“十四五”开局之年,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置身拥有世界级城市群的粤港澳大湾区,《横琴方案》《前海方案》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横琴、前海建设进入全面施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而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的集成电路产业,或将迎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国际化窗口,蹄疾步稳地迈向“芯”篇章。(校对/若冰)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芯榜-芯片排行榜 » 【芯版图】《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共舞之下,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几多利好?
分享到: 更多 (0)

芯榜:媒体 数据 排名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