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芯观点】国产OLED十年发展机会
2、120亿元湖北鄂州三安光电项目,或已达每月3万片6英寸外延片
3、TCL华星印度模组厂有望下月量产
1、【芯观点】国产OLED十年发展机会
芯榜网消息,OLED智能手机全面普及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屏幕作为人机重要的交互界面,其材料选择曾备受争议。过去一段时间,OLED的“频闪”与“烧屏”等现象让 “LCD永不为奴”一度成为流行语。如今,AMOLED已经凭借其技术优势成为手机屏幕主流之选,而OLED 新的显示形态和应用也不断涌现。
毫无疑问,OLED应用市场细分化有望为国产OLED带来更大发展机会。
下游市场需求激增 OLED战场愈加细分化
市场研究机构DSCC在8月份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今年下半年全球 OLED 面板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2%。其中,智能手机面板约占OLED面板总出货量的3/4,下半年出货预计同比增长303%;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将同比增长550%至330万块。另外, OLED电视面板出货将同比增长32%至400万块。
2020-2021各季按应用OLED面板出货量及OLED智能手表面板出货量@DSCC
今年下半年,在华为、小米、三星及苹果等手机品牌新品发布的拉货下,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大增。尤其苹果,据预计将出货1.76亿部OLED智能手机,挤下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手机品牌,这将有望为打入苹果供应链的京东方带来利好。
总体上说,DSCC预计今年OLED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将达到6.3亿部。国内厂商中,包括京东方和TCL华星均已取得三星等国际手机品牌的OLED面板订单,同时对国内市场出货不断增加。
相较于几大应用需求出现明显增长,OLED第二大出货市场——智能手表所需OLED面板则小幅下滑。DSCC预计,智能手表OLED在今年下半年的出货将达到8000 万块,比去年同期减少3%。尽管如此,这对中国面板厂商来说仍是主战场之一。
早些年,LG凭借为热销的Apple Watch供应面板,曾一度占据全球智能手表面板市场9成以上份额。但近年来,Apple Watch缺乏明显升级,我国智能手表行业出货呈逐年增加态势,根据IDC数据,2020年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达4021万台。与之相对地,LGD的市场份额正不断受到挤压。尽管LGD仍将供应Apple Watch所需的大部分面板, DSCC也预计,其下半年市场份额将达到23%,但京东方、信利、天马等国内厂商预计也将各获得至少10%的份额。围绕智能手表市场的OLED竞争有望越来越激烈。
蒸镀工艺的困局 给印刷OLED带来机会
尽管国内OLED产业仍和韩厂之间仍在差距,但应用市场和制造工艺可能会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和先进芯片制造领域的光刻机一样,OLED显示面板制备所需的蒸镀机几乎由日本Canon Tokki垄断,后者大部分产能则被三星所包揽,这也让国内面板厂曾陷入“一机难求”的境地。因此有分析认为,国产OLED面板与三星等韩厂之间存在差距,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无法获得足够的高端蒸镀机。不仅如此,对于形成RGB像素的蒸镀工序所需的精细金属掩模板(FMM),中国也是严重依赖进口。
半导体设备行业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内合肥欣奕华生产的蒸镀机虽已能满足在小尺寸OLED面板上使用,但缩小与日本产品之间的差距仍需时间。
FMM主要作用是沉积RGB 有机物质并使其蒸镀形成像素,是制备高分辨OLED最关键的一步。随着分辨率要求越高,像素数越多,FMM精确的定位会愈加困难,使得工艺难度较大。目前国内FMM材料仍处于研发阶段,尚不具备量产条件,全球90%以上市场由大日本印刷(DNP)主导。
OLED面板结构及精细金属掩模版(FMM)工序
基于上述原因,材料和设备厂商开始了一些研发尝试。例如:韩国APS Holdings从2014年开始致力于FMM的本土化,随着日本2019年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措施,该公司逐渐实现FMM的商用化。韩国设备制造商Olum Material也计划为8.5代(2200x2500mm)OLED基板开发FMM,率先抢下大尺寸面板市场。
鉴于OLED蒸镀过程是制约良率、影响产能的关键所在,业界也一直在探讨其他的解决方案。其中,印刷OLED一直受TCL华星所推崇。京东方也表示,该公司很早就开始了印刷显示的研发工作,并在合肥建立了专门应用印刷OLED技术的先导线,未来将根据技术的成熟度和客户的需求评估量产计划。
“世界范围内,对印刷OLED生产方式也是比较热衷,相比蒸镀式生产方式,可以有效节省OLED材料、减少设备投资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芯榜咨询高级分析师李雷广表示。
他也称,目前由于生产设备、OLED材料寿命等几个关键难题尚未解决,导致印刷方式的OLED还没有真正产业化生产。“但这不影响其发展势头,”李雷广认为,随着几个关键难题的解决,印刷OLED会成为未来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OLED面板的价格也将进一步降低。
写在最后
京东方在半年报中指出,LCD未来5-10年仍将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李雷广也认为,未来几年将主要是小尺寸OLED的发展。至于大尺寸OLED面板的发展,目前来看仍存在较大问题。总体上说LCD面板在未来十年内仍会有绝对的市场地位。
目前,国产OLED在中小尺寸应用领域快速渗透,大尺寸市场几乎被LGD包揽。换言之,这十年或许是赶超的最佳时机。
2、120亿元湖北鄂州三安光电项目,或已达每月3万片6英寸外延片
芯榜网消息 据国家级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消息,9月26日,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在东湖高新区发布“星翼计划”,扩产扩能在即。与之相距不远的鄂州市葛店开发区内,湖北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抓紧提升芯片供应能力。
而这是武汉、鄂州两地近年来联动提速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一个镜头:“光芯屏端网”上下游企业齐步走,做大做强万亿级集群。
据悉,三安光电一期厂房已建成25万平方米并全部投用,今年4月试产以来,已达到每月3万片6英寸外延片的生产能力。
湖北三安光电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其生产的Mini/Micro LED芯片,将供给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下游显示面板厂商。
据鄂州市政府负责人介绍,为强链补链,该市先后引入芯映光电、瑞华光电两个芯片封装项目,形成从“芯”到“屏”的产业链闭环。
3、TCL华星印度模组厂有望下月量产
芯榜网消息 10月1日,TCL华星印度模组厂首片产品成功点亮,较原计划提前35天,标志着TCL华星印度模组厂量产准备工作的正式开启。
据悉,TCL华星印度模组厂将于2021年11月中旬正式量产。
据介绍,TCL华星印度模组厂成立于2018年10月,受新冠疫情、印度及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中印签证受限等因素影响,经历了3年的漫长等待和坚守,2021年8月24日TCL华星印度模组厂首台设备在仅1名华星设备工程师的情况下成功搬入。
7月底至9月,于艰难中获取印度签证的工作人员陆续登陆印度。因印度新冠确诊病例依然维持在每日3万以上,印度模组厂8月至今实行厂区全封闭式管理,9月7日到达印度工厂的TCL华星印度设备团队及仅有的4名厂商人员,在晚上不接触其他人员前提下于隔离期内提前开展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至2021年10月1日,在人力支援不足、资源匮乏、中印文化磨合、语言交流不畅的情况下,经过38天夜以继日的奋战,设备最终达成产品点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