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榜
中国芯片排行榜

【IPO价值观】原料大涨之下,逸豪新材毛利率能否延续上半年增速?

芯榜网报道,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PCB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4%,达到652亿美元,未来随着消费电子、5G通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工控医疗、航空航天等下游各个领域的市场需求扩大,PCB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Prismark预测,2021年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7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到2025年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863亿美元。

在PCB需求旺盛的拉动下,赣州逸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豪新材)业绩得到持续放量,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更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近10%。而这也反映了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其主营产品仍有较大议价空间,并能够有效转嫁成本压力。

不过,高达70%以上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也使其陷入供应商颇为集中的风险。若主要供应商产生变动,恐怕会对其采购成本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毛利率水平。

PCB需求旺盛,逸豪新材业绩持续放量

逸豪新材主要从事电子电路铜箔及其下游铝基覆铜板的研产销,在做大做强电子电路铜箔业务的同时,逸豪新材也逐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2017年,其铝基覆铜板生产线投产,成功将产品拓展至铝基覆铜板。铝基覆铜板产品使用自产电子电路铜箔,具有技术先进、规格齐全、品质稳定、交期及时、低成本等优势。

下游PCB行业的发展以及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拉动了国内电子电路铜箔的需求。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逸豪新材主营业务突出,业绩也在逐年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88亿元、7.56亿元、8.38亿元、6.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9.70万元、2618.95万元、5763.95万元、9580.12万元。

2019年和2020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8.81%和11.19%,据其表示,主要是公司产品规格丰富,且产销量增加。2600吨/年铜箔生产线于2018年度建成投产,铜箔产能从2018年初的7600吨/年扩大至10200吨/年,产能的扩张提升了响应客户订单的能力。

而2021年上半年收入的增长,则是由于电子电路铜箔量价提升。2020年下半年以来,PCB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致使电子电路铜箔行业供求偏紧,产销量得以增长,且铜市场价格上涨,销售单价也由2020年的6.49万元/吨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9.23万元/吨。

电子电路铜箔产品的量价齐升,拉高了逸豪新材当期毛利率水平,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71%、14.95%、16.36%和26.10%,先降后升。可以看出,其毛利率在2021年上半年有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2020年下半年市场需求增加,产品供需紧张。

不过,其毛利率在2019年也出现明显下滑,而这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2018年以来国内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供给量增加,导致电子电路铜箔销售单价下降所致。

尽管逸豪新材的毛利率在今年上半年得到较大幅增长,但在同行中并不具备领先优势。相较而言,2018年至2020年,主营铜箔类产品企业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0.50%、18.97%、17.34%,均高于逸豪新材。而主营铝基覆铜板同行的毛利率均值是20.30%、21.47%、20.55%,同样高于逸豪新材。

在客户上,与行业内企业多以覆铜板客户为主不同,其客户主要以PCB客户为主,与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健鼎科技、景旺电子、胜宏科技、崇达技术、五株科技、世运电路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铝基覆铜板产品则先后与碧辰科技、金顺科技、溢升电路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间接供货于兆驰股份、聚飞光电、芯瑞达、隆达电子等境内外知名企业,产品终端应用于小米、海信、创维、TCL等品牌。

总体来看,其大客户结构较为稳定,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53%、50.73%、43.26%、47.66%,不存在“大客户依赖症”情况。而且具体到个别客户的营收占比,也多数在10%以下,仅生益科技以13%左右的营收占比,始终保持着其第一大客户地位。

应对原材料涨价能力较强,却仍陷供应商集中风险

伴随着经营业绩的提高,逸豪新材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也同步增长。招股书显示,其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铜和铝板,其中铜用于电子电路铜箔的生产,铝板用于铝基覆铜板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后其主要原材料的平均采购价格较之前出现较大增长,阴极铜、铜线、铝板2021年上半年的采购价格分别较上年增长32.34%、45.14%、16.12%。

但前文提到,同期其毛利率非但没有下滑,反而逆势大增,而这也反映了该公司应对原材料涨价的能力较强。查阅招股书发现,毛利率得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其抬高了产品的销售单价,2021年上半年,其电子电路铜箔和铝基覆铜板的销售单价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74万元/吨、5.17万元/吨。

也就是说,即使在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逸豪新材主营产品仍有较大议价空间,并能够有效转嫁成本压力。

不过,尽管其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有一定应对能力,但高达70%以上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也使其陷入供应商颇为集中的风险。

从招股书可见,逸豪新材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主要为铜、铝板和电力,采购占比分别为74.28%、75.19%、77.87%和67.23%。而对于第一大供应商上海恒越贸易有限公司的采购占比,在2018至2019年还不足30%,但2020年便骤增至46.27%,直至2021年上半年占比仍接近50%。

相较之下,其余四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最高却也未超过20%,与其第一大供应商差距较大,逸豪新材又是否存在对上海恒越贸易有限公司采购有较大依赖的情况?

同时,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2018年还是第二大供应商,但其向该公司的采购金额逐年下滑,采购占比也由18.04%到15.96%,再下滑至3.86%,此后,双方更因付款条件和提货量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自2020年4月合同到期后便终止合作。也正是如此,为满足生产需求,逸豪新材从而增加了对上海恒越的阴极铜采购量。

然而,若上海恒越重蹈托克投资覆辙,合作也被终止,那么逸豪新材又能否及时找到替代供应商,稳定原材料供应?且逸豪新材身为上海恒越多年“老客户”,或许也具备一定的采购价格优势,若该供应商产生变动,恐怕也会对其采购成本造成影响。(校对/日新)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芯榜-芯片排行榜 » 【IPO价值观】原料大涨之下,逸豪新材毛利率能否延续上半年增速?
分享到: 更多 (0)

芯榜:媒体 数据 排名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